吊装带现场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
引起起重吊装现场事故的因素很多,根据相关部门的事故统计总结,发生机械事故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的方面
1人为因素。
在起重吊装安装过程中,发生的机械事故,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占80%以上。主要表现在:
(1)监护人员的失误。监护人员责任心不强,特别是在进行前后移车、回转等操作时,疏于监护,造成吊机与周围物体碰撞。
(2)指挥人员的失误。起重指挥人员技术水平差,不了解吊机的使用性能,在指挥时判断能力又差,站位不正确,造成错误指挥而引发事故。
(3)操作人员的失误。由于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,特别是在刚上班时,司机还未进入角色,或临近下班时,思想涣散,易发生误动作,如吊机的保护装置没投入,就会发生倾翻、过卷等恶性事故;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差,不熟悉所驾驶的机械,对传动机构、制动系统、保护系统了解不够全面,在操作中出现失控时,不能正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,使事故扩大化。
2技术因素。
(1)起重机械的技术资料保管不善,丢失或不全,造成技术数据无法查取或引用错误。
(2)技术人员不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,对机械的性能了解不深,制定的吊装方案不完善;对需更换的零星加工件选材错误或加工精度不符合要求;对新型机械的控制及使用特点不够了解;对操作司机的技术指导不到位,形成吊机使用的安全隐患。
(3)技术鉴定存在问题,不能正确判断已报废的部件而继续使用,误将二手机当新机使用。
3管理因素。
(1)按规定,吊机的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,并建立专门的人事档案,而且在操作新型吊机或以前未操作过的吊机之前都需要经过再培训,并取得作业资格。但因培训管理流于形式,司机得不到知识和技能的更提高。
(2)零备件质量直接影响机械的作业安全,特别是一些要害部件,如钢丝绳、、制动元件、受力销轴等,在进货时失去监管,给机械安全带来隐患。
(3)很多操作单位在执行制定的机械管理制度的同时,也了相应的管理细节,比如“十不准吊”、“起重机械使用、验收规定”、作业票制度等,都明确规定了起重机械的使用要求,但在实际运作中存在执行不彻底或走过场的现象。
(4)有些越级指挥,造成事故。
4环境因素。
环境因素分两部分,一是内部环境,指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,即企业的机械管理部门对机械管理的运作水平;二是外部环境,指在同一施工现场其他施工单位的机械管理和机械使用水平,以及对机械的管理体制。这2种因素约束了整个机械管理的水平。
推荐:

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、就位的统称,在检修或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、工件、器具、材料等吊起,使其发生位置变化。
我们常遇到设备的装、运、安装等项工作,不论是采用扒杆起吊或是机械吊装都应注意以下几点:
(1)土法施工用的滚动法装卸设备,滚杠的粗细要一致,年度应比托排宽度长50cm,严禁带手套填滚杠。装卸车时滚边的坡度不得大于20°,滚道的搭设要平整、坚实,接头错开,滚动的速度不宜太快,必要时要用溜绳。
(2)在安装过程中,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,处理后再继续起吊。
(3)用扒杆吊装大型塔类设备时,多台卷扬机联合操作,必须要求各卷扬机的卷扬速度大致相同,要保证塔体上各吊点受力大致趋于均匀,避免塔体受力不匀而变形。

吊装作业的时候也是属于高空作业,其中也是有很大的危险性的,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吊装作业的注意事项。
1、作业前是必须要填写吊装作业申请单的。
2、在吊装的区域也是要设置警示维护,配备监护人。
3、所有的起重工作人员应该持证上岗。
4、检查吊具是否完好、不允许进行**载作业。
5、每次进行吊装作业的时候,要使用至少两条导向绳。
6、严禁有任何人员站在吊物的下方。,工作人员也不可以。
7、地面一定要选择平实的,让起重机的四个支腿受力平衡。
8、起重负荷不得**过起重机和索具的额定负荷。
9、当绳索与起重物的尖锐边缘发生接触时,必须使用合适的衬垫来加以保护。
10、吊装作业一般有以下人员参加:信号工,起重司机,主管,装配工。
11、作业完毕要对现场进行清扫,撤销所有的围挡以及警示标志。
吊装工程安全隐患防范是什么呢?有哪些具体要求呢?
1.起重吊装于高处作业时,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措施防止高处坠落。包括洞口盖严盖牢,临边作业应搭设防护栏杆封挂密目网等。高处作业规范规定:“屋架吊装以前,应预先在下弦挂设安全网,吊装完毕后,即将安全网铺设固定”。
2.吊装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,在高空作业和时,必须系牢安全带。
3.大雨、雾、大雪、6级及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吊装作业。雨雪后进行吊装作业时,应及时清理冰雪并采取防滑和防漏电措施,先试吊,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。
4.在高处用气割或电焊切割物件时,应采取措施,防止火花飞落伤人。
5.吊装作业使用的电源线必须架高,手把线绝缘要良好。在雨天或潮湿地点作业的人员,应戴绝缘手套,穿绝缘鞋。
6.吊装作业使用行灯照明时,电压不得**过36V。
7.起重机要做到“十不吊”,即:**载或被吊物质量不清不吊;指挥信号不明确不吊;、吊挂不牢或不平衡,可能引起滑动时不吊;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吊;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;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时不吊;工作场地昏暗,无法看清场地、被吊物和指挥信号时不吊;被吊物棱角处与钢绳间未加衬垫时不吊;歪拉斜吊重物时不吊;容器内装的物品过满时不吊。
扁平吊装带主要由尼龙纤维(聚酰胺合成纤维)、涤纶纤维(聚酯合成纤维)和丙纶纤维(聚丙烯合成纤维)制成。圆型吊装带的材质主要是涤纶合成纤维(聚酯),外层用涤纶圆套管做为保护层,而内芯用连续的**的涤纶芯纱作为承受吊装负载。
产品特点:
1、轻便柔软:重量是同等金属吊索具的25%,合成纤维吊装带非常易于操作、搬运和储藏。不损伤吊件表层(包括油漆层),对人体无任何负面伤害。
2、安全可靠:在使用过程中有减震、耐腐蚀、耐老化、不导电,在易燃易爆环境下无火星等特点。在额定载荷下的伸长为1.6%,拉伸特性接近于钢丝绳。
3、合成纤维吊装带柔软便于操作,弹性伸长率较小,能减少反弹伤人的危险。
力神柔性吊装带出口国际市场
产品使用事项:
为防止吊装带极限工作载荷标记磨损不清发生错用,吊装带本身以颜分:紫色为1000kg,绿色为2000kg,为3000kg,银灰色为4000kg,10000kg以上为橘。
报废标准:
1、当吊装带表面损坏时。如吊装带被尖物划伤,吊装带边缘割断等。
2、无标记、标牌或标记、标牌不清楚时。
3、当与吊装带原由颜色改变较大时。
4、当软环缝合处出现撕开时。
5、当末端出现变形、裂纹时。
6、当绳、带粗细出现变化时。
7、当绳、带长度出现变化时,工作载荷时3%。
8、经常疲劳使用无损1年需报废。
9、长期存放**过1年时。
10、长期露天作业,露天存放不**过半年。
维护方法:
1、在吊装带和货物的时候,不要拖拽。不要使之打结。
2、不应将软环同任何可能对它造成损害,磨损的装置连接在一起。
3、在承载时,不应使之打拧。
4、不应使用没有护套的吊带承载有尖角、棱边的货物。
5、应避免软环张开角度**过20°。
6、吊带应在避光和无紫外线辐射的条件下存放。
7、不应把吊装带存放在明火旁或其他热源附近。
8、不使用吊装带时,应将吊带放置在光线好的地方上。
关键词:[吊装带] 点击数:[] 更新时间:[18-06-26]
上一页:
下一页:
吊车起吊作业注意事项
1、起升或下降
(1)严格按载荷表的规定,禁止**载,禁止**过额定力矩。 在吊车作业中绝不能断开全自**重防止装置(acs系统),禁止从臂杆前方或侧面拖曳载荷,禁止从驾驶室前方吊货。
(2)操纵中不准猛力推拉操纵杆,开始起升前,检查离合器杆必须处于断开位置上。
(3)自由降落作业只能在下降吊钩时或所吊载荷小于许用荷的30%时使用,禁止在自由下落中紧急制动。
(4)当起吊载荷要悬挂停留校长时间时,应该锁住卷筒鼓轮。
但在下降货物时禁止锁住鼓轮。
(5)在起重作业时要注意鸣号警告。
(6)在起重作业范围内除信号员外其他人不得进入。
(7)在起重作业时,要避免触电事故,臂杆**部与线路中心的安全距离为:①6.6kv为3m②66kv为5m③275kv为10m。
(8)若两台吊车共同起吊一货物时,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,两台吊车性能、速度应相同,各自分担的载荷值,应小于一台吊车的额定总起量的80%;其重物的重量不得**过两机起重总和的75%。

-/gjihgh/-
http://szfsdby.cn.b2b168.com